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彩虹路”还给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年

“彩虹路”还给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年

孩子们在户外写生

2013年11月,彩虹路——民族青少年艺术教育行公益活动收到了来自澳门和北京的第一笔捐助,该笔捐助共计20万元人民币,可在内地的内蒙古及西藏等民族地区的十所学校建设美术教室。

2013年11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节目中心记者受“彩虹路公益项目”委托携带第一间落地教室的部分器材来到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背崩乡中心小学。

“彩虹路”还给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年

第一所“彩虹路 希望工程快乐美术教室”落成

l 走进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是内地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2013年10月31日刚刚进行了通车典礼。从墨脱县到离它最近的波密县117公里,但是在过去这条117公里的路要走两天,赶上下雨的时候要走上三四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土质条件,通往墨脱的路伴随着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各种自然灾害,在这条路上开车的人时不时要抬头看看路边以及山上的情况以防不测。墨脱县由于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被称之为“隐秘的莲花”,同时也是自驾游和徒步旅行者心目中的“圣地”。从墨脱县到背崩乡还有三四十公里的路。背崩乡是墨脱县最大的乡,人口也最为密集。如果说墨脱县是隐秘的莲花,那么背崩乡就是这莲花中的“花蕊”。

2010年背崩乡中心小学迎来了学校第一位美术老师——美术专业科班毕业的藏族小伙子拉巴次仁。初来学校时,拉巴次仁负责全校一到六年级的美术课教学工作,他很兴奋。但是很快这种兴奋和教学的热情就被没有教学器材和用具的问题冲淡了,由于没有基本教学用具和器材,甚至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画本都没有,孩子们只能用铅笔在作业本上小心翼翼的画,再用橡皮擦掉来写作业,美术被迫中止了。但是拉巴次仁没有放弃,他利用假期走出大山,寻找能给孩子们教学用的教材和课本,但是他的努力还是杯水车薪,最终美术课彻底停止了,拉巴次仁也被调去教藏文。很多学生都很伤心,去找他希望能够继续上美术课,这让拉巴次仁很为难。

这次“彩虹路——快乐美术教室”的落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拉巴次仁告诉记者说:能够继续开设美术课特别高兴,我自己是学美术专业的,本来就喜欢,孩子们也喜欢画画,这边的孩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审美和对绘画的天赋,美术课停了快四年了,现在他们可以继续画画了,真的很开心!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致辞,庄严的国歌之后,在墨脱县背崩乡小学的全体师生和林芝军分区驻墨脱工作组的见证下,举行了“彩虹路”——快乐美术教室的挂牌仪式。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道路交通的阻隔,很长一段时间,墨脱被外界称之为“孤岛”,甚至连支教的老师都很少去。八十年代中后期,当地边防部队了解情况后从每年的新兵中挑选文化素质较高的同志到背崩乡小学义务教书,就这样一茬又一茬的新兵老兵的替换中,孩子们一波又一波的毕业了。为了缓解当地学校教学困难,孩子没钱买课外读物的情况,部队每年义务为学校进行募捐。当“彩虹路”美术教室落地背崩小学时,林芝军分区政委昂旺大校及其同行的工作组成员一早赶到学校参加了升旗仪式并见证了美术教室的挂牌。

他勉励同学们说:未来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未来我们美丽墨脱的建设和我们背崩乡这一块美丽故土的建设要靠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完成,建设的接力棒将交到你们手上,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这个教室用好,在这个美术教室里绘造我们美好未来的梦想,记住党中央对我们每一名学生成长进步的关心,记住来自内地及澳门地区的资助人们的善心善行,做一个像他们一样有善心,行善事的人。

“彩虹路”还给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年

孩子们的写生作品

l 艺术文化教育从小抓起,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墨脱县背崩乡乡长杨继红15年前离开山东老家,从学校毕业来这里工作,他对墨脱的路有着深刻的感受。他曾经无数次想要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为了这里的乡亲能够早点过上好日子,他最终选择了留下。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路通了以后,现在是一年一个变化。我自己也已经适应这里了,觉得这挺好,到一个地方爱一个地方么。”

当记者向他了解当地教育的情况时,他说:教育,说起来还真的让人一是担心二是揪心。担心的是教学质量;揪心的是留不住人才,这也是让人觉得挺痛心的地方。

墨脱县教育局长常淑芳告诉记者,当地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的教育和饮食,采取了包吃、包住、包学杂费的三包这个政策补贴,很多孩子来上学吃的东西要比家里好。而当地老师吃住都要靠自己,真的特别困难。

据记者了解,墨脱因为运输的问题,当地物价高于外面近三倍。一斤土豆运进墨脱,价格能够达到8块钱一斤,一个生鸡蛋3块钱,一只活鸡要200元。当地也曾尝试种菜养鸡鸭,但是由于夏天雨季过长,菜在地里很快就泡烂了。当地百姓告诉记者,夏天曾经有过连续三个月的阴雨天,庄稼也都被水淹毁了。因此这里也有了另外一个称号“西藏小香港”。不是因为它经济发达,而是因为它物价过高。

美术教室挂牌的当天下午,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朋友就上了一堂户外写生课。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扎西玉珍问记者:阿姨,你从哪儿来的?你带来的东西都是你买的么?

记者:不是,是有很多善良的人送给你们的。

扎西:他们在哪儿?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来?

记者:他们都在北京、还有很多人在澳门,他们都很忙,但是他们很关心你们。

扎西:那他们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记者:哦,他们希望你们开心,也希望长大以后也可以对别人好。你不开心么?

扎西:开心。

记者:你去过什么地方?

扎西:最远的就是到县城。

记者:长大以后要走出去么?

扎西:当然了,我要去林芝看看陈正爷爷的墓地,因为没有他当年的捐助,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学校,还要去北京看看你说的那些人。

记者:你喜欢画画么?

扎西:喜欢。

记者:用过这样的纸和油画棒么?

扎西腼腆的笑了:从来没有,我刚才都不敢往上画画,这个纸太白了,我不知道画上去能不能擦掉再用。

记者:哦,那就不要擦掉,永远留下吧。

扎西:阿姨,你看我画得好么?

记者:还不错。

扎西:那你能帮我把我的画带给刚才你说的那些人么?

记者:哦,可以的,不过你只画了一张画,我要想想办法看怎么让他们能都看到。你这么喜欢画画,长大想当画家么?

扎西:没有,我想当解放军或者老师。

记者:为什么?

扎西:这样我可以回到这里保卫我的家乡或者回来给我们这里的孩子教书,他们需要我。

这句“他们需要我”给了记者很大的触动,不长的一段采访能够深刻到孩子的纯真和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没有被外面世界的面貌所诱惑,他出去的目的只是为了看看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去学习更好的文化回来家乡,建设家乡。在记者即将离开的时候,扎西给澳门基金会的吴志良先生写了一封感谢信,托记者到县上的邮局帮他寄出去。扎西说,他问过老师,邮寄一封信需要1.2元,但是老师也不知道邮寄一封通道澳门需要多少钱。扎西给了记者1.2元。

但是很遗憾,记者回到墨脱县时,邮局的邮票和信封都没有了,据说下次有邮票需要再等至少一个星期,等邮车进来。邮局的同志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好多了,以前路不好的时候,全年封山期在8个月左右,根本没有车进出,都是靠人背马驮,现在路修通了,封山期已经缩短4个月左右了。